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福澤諭吉(二)

福澤諭吉(1835 - 1901) 寫於1872 的文章 "学問のすすめ” 其中有壹段是極富啟發性的, 他對當時儒家學者對社會現代化的貢獻作出根本性的疑問:

"学問とは、ただむずかしき字を知り、解し難き古文を読み、和歌を楽しみ、詩を作るなど、世上に実のなき文学を言うにあらず。これらの文学もおのずから人の心を悅ばしめずいぶん調法なるものなれども、古来、世間の儒者、和学者などの申すよう、さもであがめ貴むべきものにあらず。"

在同一文章之內, 福澤提出現代教育的目標是教導實學, 例如地理, 會計, 經濟學等等. 這些都劃時代的提議, 相對當時中國學者的一般想法, 有著非常大的差別. 以孫中山為例, 從他寫的信件中, 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以下是孫中山於一八九四年六月致 李鴻章信中說的 : ". . .我中國仿效西法, 于今已三十余年, 育人才則有同文, 方言各館, 水師, 武備諸堂; 裕財源則辟煤金之礦, 立紡織製造之局; 興商務則招商輪船, 開平鐵路 . . ." 因此我估計孫中山對當時的洋務運動的表現和成就是感到滿意. 他和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 並未察看到洋務運動還未觸及中國不少基礎上或者制度上的不足, 例如科舉制的存廢等等. 並未想到當時的改革, 只不過是建基於浮沙之上. 三個月後的一場中日海戰, 使中國人從夢中醒過來. 福澤所寫的文章, 一部份已被學者翻譯成英文, 其中包括: Fukuzawa Yukichi, Fukuzawa Yuichi on Education Selected Work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iichi Kiyooka,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8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