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支持香港「雨傘革命」、中国逮捕94人

A few weeks ago the Asahi News on-line reported the following:
香港「雨傘革命」に賛同、中国で94人拘束

20141170211
 中国で、香港の行政長官選挙をめぐる「雨傘革命」に賛同した少なくとも94人が拘束されていることが、人権団体アムネスティ・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の調べでわかった。同団体の日本支部は6日、北京でのアジア太平洋経済協力会議(APEC)などの場で、中国側に釈放を働きかけることを求める岸田文雄外相宛ての要請文を提出した。
 拘束されたのは、食事会で「風雨の中、自由を抱きしめる香港を支持する」などと書いたプラカードを掲げていた人や、その写真を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に流した活動家や芸術家ら。十数人は「騒ぎを引き起こした容疑」で、正式に逮捕されたという。
 要請文は、拘束が中国の憲法も保障している言論の自由に対する侵害と指摘。安倍晋三首相が「法と正義の支配する国際社会を守ること」を外交理念に掲げていることを踏まえ、拘束された人々の解放を働きかけるよう求めている。

(試譯文)

In China at least 94 people who supported the "Umbrella Revolution" concerning the Chief Executive election in Hong Kong were arrested; this was made clear after a check by a human rights group, the Amnesty International. On the 6th (November) the said branch group in Japan submitted a statement addressed to Kishida Fumio th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requesting him to appeal to the Chinese side for their release while in Beijing, the place where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nference (APEC) etc. were held.

The people arrested were those who, in a dinner, put up a placard on which "to support Hong Kong to hug freedom during wind and rain" were written, and also those activists and artists who poured these pictures into the social media. It was said that several dozen people were arrested formally for “being suspected to have cause a trouble".

In the request statement it was pointed that this arrest was a violation of the freedom of speech which was protected by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The request to ask for an appeal for the release of these arrested people was based on the diplomatic idea of "to defe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the rule of law and justice" set by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

          While it seems that the Amnesty International in Japan has fully committed to its belief, I have doubts that such an appeal could have any effect on China.

 ************************************************************

香港政改資料


Hong Kong Independent Media (香港獨立媒體) On-line in March 2015 carried a report in reviewing the political reform in Hong Kong up to early 2015. It is reproduced as follows:
香港政改(四) - 人大831決定篇 週日 2015-03-01
讓我們先來重溫一下人大831決定。
人大常委會於2014831日作出了三項決定:
(1) 2017年有權提名特首候選人的,只有提名委員會,而人數、組成和委員的生辦法,依舊按照現行由1200人,四大界別組成的選舉委員會生辦法。
(2) 特首參選人須取得過半數提委會委員提名,才能出閘選特首。
(3) 限制提名委員會只能選出23個候選人。

人大831決定的權力

此三項被稱為「落三閘」的人大831決定已經為201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辦法定下了提名委員會的人數、組成、委員的生辦法和候選人出閘門檻等具體框架。由此,問題出現了,究竟人大常委會應否為這些具體框架下決定呢?

根據基本法條文和2004年人大釋法,政改需經過五部曲:
(1) 行政長官先向人大常委會提交報告;
(2) 再由人大常委會決定是否需要進行修改;
(3) 由香港政府向立法會提出政改議案,經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
(4) 行政長官同意經立法會通過的法案;及
(5) 行政長官將法案報人大常委會批准或備案。

第二步曲明確指出人大常委會是根據行政長官提交的報告決定是否需要進行修改。而在香港提交的報告中,僅僅提及了香港各界的意見,並沒有提出任何具體框架或方案,也沒有要求人大常委會就如何選舉提出意見。裡面只建議2017 年行政長官生辦法有需要進行修改,以實現普選目標,就此根據基本法和2004年釋法,提請人大常委會就「是否需要修改問題作出決定」。因此,人大831決定的框架被質疑超出了基本法和2004年人大釋法所賦予的權力。

律政司袁國勇曾解釋政府對人大決定的法律觀點,認為2004年人大釋法的字眼是「確定」而非「決定」,而根據其他地區的例子,「確定」這個名詞不應狹義地理解為只能批准與否,而應該理解為可以給出原則性的方向。同時,2004年人大釋法前後的討論和明中並沒有提到人大不可以制定框架。

然而,由一條「是否需要修改」的問題,演變成現在人大831決定的選舉具體框架,仍然令不少市民認為這831決定違反了其法律權力範圍,而要求撤回這個「不合法」的決定。

831框架不符合國際普選標準?

根據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規定,人民的基本自由權利,包括自決和自由與公平選舉權利。其中,第25b)條列明:「凡屬公民,無分第2條所列之任何區別(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區別),不受無理限制,均應有權利及機會在真正、定期之選舉中投票及被選。選舉權必須普及而平等,選舉應以無記名投票法行之,以保證選民意志之自由表現」。而按基本法規定,香港透過法律實施此公約。

人大831框架提出的行政長官提名程序被質疑並不普及而平等,正是違反了此公約所規定的所規範的普選基礎。

人大831框架決定將來的提名委員會組成依舊按照現行由1200人,四大界別組成的選舉委員會生辦法。這1200人,由四大界別組成,300人來自工商、金融界;300人來自專業界;300人來自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等界別;其餘300人為立法會議員、區域性組織代表、香港地區全國人大代表、以及香港地區全國政協委員代表。全港350萬合資格選民中只有約24萬人能參選成為提委會的委員。

有人質疑指大部分行業的從業員都沒有界別代表,令大部分選民根本無從參與這候選人提名程序。而且,大量界別的選委又由公司票選出(如漁農界的60席全由公司票選出),令公司票嚴重壟斷選舉,會引致權力盡握於大財團手中,令選出來的特首候選人會傾向維護商家利益。

在提委會的組成跟以往選委會相同以外,出閘門檻也引起很大的爭議。以往的行政長官選舉,並無規定候選人數目,都是「八分一提名入閘」,即最多可以有8個候選人。可是,現在人大831框架要求參選人須獲得過半數提名委員支持,才能成為候選人,而且最多只可有23個候選人,門檻比現時的八分一選委會委員提名為高。

故此,有人認為人大831框架對香港人的選舉權和被選權作出不合理限制,甚至比現行的「小圈子選舉」更退步。

而政府及建制派則指普選並沒「國際標準」,必須以《基本法》第45條與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定為本港政制發展的法律依據。再者,在政治上,人大831框架對香港有好處,因為如果人大在第五步曲才否決方案,會帶來更大的政治危機,而且2017年將要原地踏步,沿用上屆特首選舉方法,亦即以現行形式組成的1200人小圈子選委會選舉行政長官。

政府現在進入次輪諮詢的尾聲,然而香港各界仍對人大831框架爭議不斷,泛民議員認為在人大831框架下進行諮詢,未能反映市民訴求,將會堅決否決此政改方案,並要求重政改。另一方面,政府依然堅持以人大831決定繼續進行諮詢,整個社會分歧更大,他日向立法會提出政改議案亦很大機會不能得到三分之二的議員支持而否決,令政改過程更加停滯不前。 

     I think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decision of 31st August 2014 i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for mainland China to restrict a general election of a Chief Executive in Hong Kong.

************************************************************
BBC Chinese On-line on 11.6.2014 reported the following:

分析:白皮書被質疑港「一國兩制」已死
陳志芬
BBC中文網記者
2014 6 11
團體抗議指公布白皮書,香港「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已死


中國國務院10日首次就香港「一國兩制」落實發表白皮書,表明「中央政府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

「香港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完全自治,也不是分權,是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務管理權。」

被質疑北京以白皮書宣佈「一國兩制」,《基本法》列明香港享有「高度自治」已死。

白皮書中提及:「「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一國」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是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是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

「中國是單一制國家,中央政府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香港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固有的,其唯一來源是中央授權。香港享有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完全自治,也不是分權,而是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務管理權。」

「佔領中環」行動發起人陳健民向BBC中文網表示,「一國兩制」白皮書帶出的訊息是「一國」壓倒「兩制」,白皮書的公布等同中央宣佈香港的高度自治死亡。
陳健民又指,中央政府以高姿態宣示主權只會令香港市民反感。

主權國家授予
對於被質疑白皮書的公布是中央宣佈「一國兩制」已死。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之一的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室主任陳欣新接受BBC中文網訪問,他不同意香港高度自治名存實亡。

陳欣新表示「一國兩制」白皮書是對香港過去如何實踐作出一了總結,涉及一些過去沒有明確提及的情況。至於高度自治權是通過基本法,中央授權予香港,即是由國家授權予香港特區,基本法已經寫得很清楚,這與高度自治沒有矛盾。

「中央的管治權,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權,是主權國家授予,香港享有的高度自治是地區事務,地區政權的管治權,沒有衝突。」

被問到白皮書公布,中央是否意圖收緊對香港的管治?

陳欣新指出,由於多種原因,香港社會上確實存在一些人對「一國兩制」及《基本法》條文認識模糊及理解片面,甚至有部分人更是故意歪曲理解《基本法》容,主觀出發點不一樣,現在於白皮書的基礎上,各方面好好探討,真理愈辯愈明,不怕存在爭論的。

陳欣新認為,中央全面管治權下的「兩制」是互相尊重的,並存和諧狀態,沒有其中一個都不行和不和諧。因此認為白皮書沒有意圖中央要收緊管治,甚至直接管治香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沒有改變。

他希望各界理性地由白皮書原文去解讀,不要以猜想去解讀,而且現實上也不可能沒有高度自治,向一制靠攏。

陳欣新稱,有意見指白皮書的公布時間是針對「佔領中環」行動,他個人認為白皮書容沒有針對具體時段及某一個團體的的意圖,如果從對抗的角度來,中央沒有必要花那麼大的人力物力去打一個點。

不過,《基本法》前草委李柱銘稱,國務院根本無權解釋基本法,認為應該按 「本子」辦事,但白皮書不是「本子」。他呼籲香港市民仍然要按自己的意願爭取普選。

「正本清源」
據了解,國務院選擇在香港政改敏感時刻發表白皮書,其中一個目的是針對普選的爭議,來一個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外的法理參考,重申「一國兩制」的重要性。如新華社的文章所指,要「正本清源」。

在白皮書公布後,新華社隨即發表評論員文章,題為《正本清源凝聚共識》。

文章指當前香港一些人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存在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一些在經濟社會和政制發展問題上的不正確觀點影響著香港社會安全、經濟發展、民主進步,對繼續推動「一國兩制」實踐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造成困擾,這是令人遺憾。

佔中行動發起人籲「6.22」投票表達普選要求
文章指出,這就需要「正本清源」,全面凖確理解、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關鍵是必須認識到「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並統一於「一國」之

為「6.22」催票?
陳健民重申,中央在這個時間發表白皮書,明顯是針對為爭取普選而進行的「佔中」行動,希望向香港人施壓,告訴市民不要存有任何幻想,因主權和治權都在中央手中。

另一名「佔領中環」行動發起人戴耀廷指出,北京愈是希望香港市民別幻想得到真普選,就要更加告訴北京「我們不認命」, 6.22」投票的表達對普選要求。

分析指出,北京及香港親北京的人士都在強調白皮書的公布不是針對「佔中」,但時間上剛在「6.22」投票前的關鍵時刻,導致一些本身沒有計劃投票的市民因此更注意「佔中」行動,有可能為「6.22」投票催票。

中國政府自1991年發佈第一部白皮書,至今已發佈88部白皮書,涉國情、外交、國防、人權、地方問題等,其中包括西藏、新疆及台灣問題。

20002月台灣進行總統大選,當時的民進黨參選人有可能勝出,北京在台灣選舉前公布以白皮書方式,公布了《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同樣以七種語言發佈,公開指出 「台獨沒有出路,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拖延」,試圖左右台灣選民投票意向。結果未如北京所料,當年民進黨的陳水扁贏了。

當時有分析指,北京的白皮書似乎協助了民進黨拉票。


     I think this White Paper makes clear China’s viewpoint over the meaning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 that China is a unitary state,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full governance over Hong Ko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